梗概

副标题: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
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至少以目前的社会先进程度而言,还没到能撼动阶级体系的程度,所以无论你信不信服,即使法律白纸黑字地写着“人生而平等”,阶级仍然存在。

如果以财富占有情况来划分,阶级会被分成富人(有产者)和穷人(无产者)。但如果不谈财富,找一找另一种评价尺度,就会发现,生活趣味(格调)更能用于归纳人所处阶级的普遍生活情况,以格调这一尺度分层,能将阶级分为三大类,若干小类:

  • 上层阶级
    • 看不见的顶层
    • 上层阶级
    • 中上层阶级
  • 中层阶级
    • 中产阶级
    • 上层贫民
    • 中层贫民
    • 下层贫民
  • 下层阶级
    • 赤贫阶层
    • 看不见的底层

格调几乎是人出生时就受到的烙印,它深深影响你的行为准则、审美偏好。拥有相似习惯的人往往更能聚到一起,因此,格调才更是决定阶级的决定性因素。占有情况通常能反映阶级,但不一定总能反映,比如一个贫民出身的暴发户,他即使变得再有钱,也几乎无法真正的挤进上流社会。

书中从非常多的角度,揭示了这些常见的日常生活场景中,各个阶层通常的表现。总而言之,多数群体都有着自己的困境和缺陷,尤其体现为中下层人士(特别是中产阶级,中产阶级可以说是书中描写最多的群体)因欲望和嫉妒作祟,总是想挤破头地提升阶级,于是开始扮演假想的上层阶级的模样。总之,许多人深陷阶级的泥潭中,即使他们本人不一定会意识到这一点。

如果想要脱离这一阶级泥潭,作者给出了一个方向:成为一个异类。异类并非先天是异类,他们一般是通过学习和思考,最终决定成为异类的。他们的天赋、才干和学识通常能支撑他们成为是自由职业者或艺术家(脱离了传统的雇佣关系),并在日常生活中顺从本心,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。

简评

本书的表达(只指中译本,原文我不太清楚)清晰易懂我这种文盲也能无压力阅读,使用幽默且锐利的语言就为冒犯每一个群体。如果你是幽默爱好者,可以期待它带来的捧腹大笑;如果你不太喜欢开玩笑,可以选择不看。

阶级问题一定是一个大问题,但本书深入浅出:用讲现象的方式含沙射影。作者通过统计观察,使用贴标签的形式制造群体画像,让你在阅读过程中,时不时感觉”膝盖中了一箭“,时不时又让你想”清算“一下身边的人,代入感很强。原来,这本书描述的几十年前的美国现象,在如今的拆那也能找到极其相似的版本。

它作为一个描述现象的书,可能并没有非常多的深入讨论(因为这样分析每一个现象会导致篇幅非常多?),但这些现象都很有意思,可以把它们作为切入点,进行后续的思考。

需要注意的是,tag是较为静态的,实际情况可能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,这些tag只能概括作者写作时期的社会状况,不一定能全盘对应现在的美国或拆那。同时群体的tag不能决断性地等同于个人,人和人的差距比群体和群体的差距大。但即使部分现象归纳出现过时,只要阶级仍然存在,就仍然可以借鉴本书的内容主旨。